作者:大叔下厨房
链接:https://baijiahao.baidu.com/s?id=1590571422207016518&wfr=spider&for=pc
天妇罗这东西,相信各位一定不陌生,随便哪个日料店都有天妇罗:莲藕、红薯、茄子、大虾,裹上面皮过油一炸,蘸着酱油或者酱汁一吃不就完了?
作为“江户的三味”——寿司,天妇罗,鳗鱼饭中的一员,天妇罗和寿司一样,对厨师、选材、技术等等有着明显的等级区别。寿司的世界里,有便利店寿司、回转寿司、高级寿司、创新寿司、“寿司之神”等等的差别。而天妇罗这个看上去普普通通的“炸菜”,其中的讲究也高深莫测。
天妇罗的“衣”
首先,我们先说明白,天妇罗到底是一种什么做法?天妇罗那错综复杂的起源就按下不表了,但简单来说,天妇罗绝不是普普通通的“炸蔬菜”或者“炸海鲜”。
天妇罗外面裹的一层面糊,术语叫做“衣”。在食材包裹着天妇罗面衣下到油锅里的时候,面衣会快速定型。定型后的面衣起到的作用是“防止水汽逃逸”,而让高于沸点的水蒸气在天妇罗衣中继续对食材进行“蒸制”,加速食材的成熟。
而另一方面,天妇罗的面衣在成型的过程中,也会让一部分油脂进入面衣,而隔绝更多的油脂进入食材。在面衣里的这部分油脂对食材进行“煎制”,增加食材的香味。
所以,天妇罗这种料理方法,事实上是“蒸”和“煎”共同作用的结果。
与炸鸡、猪排不同的是,天妇罗面衣使用的是相对稀薄的面糊,在炸制之后会形成一种保护层,阻止食材吸收更多的油脂。而炸鸡、炸猪排使用的是面包屑或者面粉,在炸制过程中会大量吸收油脂。因此,制作精良的天妇罗,它的面衣在吃起来的时候不应该是“一嘴油”,而是薄薄的一层脆皮。
面衣里面,则是天妇罗的“精华所在”,行话叫做天妇罗的“种”。这里的“种”的概念,其实与寿司是一样的:寿司的种主要由鱼虾贝类、螃蟹加工品、泡制蔬菜为主,种类可以达到50多种;而天妇罗的种的数量就少得多了,常见的仅有十几种。
因为种的可选择性较差,所以人们在吃天妇罗的时候,就无法做到像吃寿司时的“琳琅满目”。换句话说,正是因为材料选择少,所以天妇罗更考验厨师的技艺,以及选材的水平。
天妇罗有哪些“种”?
实话实说,我们在国内吃到的大部分“天妇罗”,都是所谓的“简装版天妇罗”。尤其是在国内日料店常见的天妇罗拼盘和炸虾天妇罗,实在是应该归结到“炸茄盒”一类。天妇罗在日本,被分为“关西派”和“关东派”两种,二者在做法和配料上有些许不同,但在“种”的选择上,都是一致的:
大虾天妇罗,以“牡丹虾”为上品。
乌贼天妇罗,则以肉质厚实的纹甲乌贼为宜。
鼠头鱼,也叫沙肠仔,常见于滩涂沙滩区域,肉质脂肪含量低,有淡淡的香味。在日本几乎是做天妇罗专用的鱼类,在国内相当少见。
虾虎鱼,在日本是天妇罗中最有人气的鱼种。虽然属于味道寡淡的白身鱼,但长到2-3年的虾虎鱼,味道竟有淡淡的甜香味道。在日本想吃到45厘米以上的大型虾虎鱼,都需要去高级天妇罗店预订才有。
海胆,也许在日料店里最常见的是“小盒海胆”或者是“海胆军舰寿司”,但真正有水平的师傅,是可以把海胆也做成天妇罗的。与想象不同,海胆天妇罗面衣脆香,而里面的海胆仍然是鲜美甜嫩,相当考验厨师的技艺。
星鳗,也叫做穴子。穴子以东京湾原产的最为肥美。普通在寿司屋吃到的穴子,普遍以“蒲烧”为主,用甜鲜的酱汁来调理。而在天妇罗店中则是将穴子蒸熟后裹上面衣炸制,外酥里嫩,唇齿留香。
银宝鱼,也被称为海泥鳅。肉质充满弹性,也是传统天妇罗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食材。
贝柱,厚实新鲜的贝柱中充满了鲜美的肉汁,如果做好了可是绝品。
其他蔬菜:莲藕、胡萝卜、茄子、柿子椒、土豆(地三鲜吗?)、香菇、南瓜、紫苏等等。
所以各位就能明白,前面提到的“简装版天妇罗”,绝非言过其实。我们概念中的天妇罗,包括大多数中国和日本的日料店中提供的天妇罗,其实仅仅包含了“传统天妇罗”中很小的一部分,而大多数情况下是用“炸蔬菜”来充数的(我就不提韩式日餐中那一丛丛炸薯条了)。
传统天妇罗讲究的是什么?
传统天妇罗中因为使用了大量的海水鱼类,所以对于“食材的新鲜”方面的讲究,是丝毫不输给寿司行业的。寿司在制作中,会使用醋(醋腌青花鱼)、酱油(酱油腌金枪鱼赤身)等等方式来保存一些容易“变味”的食材,而天妇罗店中几乎无法对这些食材进行加工:附加的调味会让天妇罗丧失原本食材的味道。所以在靠谱的天妇罗店中,食材的采买和处理,全由主厨一人控制。
而另一个出乎我们常识的事实是,传统的天妇罗一律由芝麻油炸制而成。
用芝麻油炸制的天妇罗,有明显的上色感,味道更鲜香。说到芝麻油,在我国用烘焙后的芝麻榨油,成品被称为“香油”。而在日本的老铺天妇罗店里,主要使用的是两种芝麻油:普通的“香油”,以及非烘焙的芝麻油,也被称为“太白油”。
自古以来,芝麻油的价格就比其他食用油类高出许多,而油类又极易氧化,使用时间稍长就必须倒掉换新油。所以单纯使用芝麻油进行天妇罗的炸制,成本是非常高昂的。
即使是日本,很多饭馆、超市食品柜台和家庭里用来炸天妇罗的,也几乎是菜籽油和葵花油。不说味道,单从外观上来看,菜籽油炸出的天妇罗颜色发白,看上去更“漂亮”,而用芝麻油炸出来的天妇罗则颜色发深。但为什么用芝麻油来炸天妇罗呢?这其实与所谓“职人的技术”有很大关系。
白色的天妇罗,用菜籽油炸制而成。
在家中炸制天妇罗的时候,其实与一般煎鸡块等等用的油温相类似:170度-180度左右。因为家里炸天妇罗的量较小,而且并不会过于讲究火候,所以油温在炸制过程中会在150度-220度左右摇摆。但这对于专业的天妇罗店来说,是完全不可以的。
在天妇罗店里,油锅里的油是要一直保持恒温的,以应对随时客人的点餐。而最简单的方法是,使用大量的油(天妇罗店那满满的一锅油实在是叹为观止),即使炸制食材也不会让整体的油温大幅下降;而另一方面,将油温控制在170度-180度是不现实的,寻求恒温的最佳途径,就是一直保持油锅的沸腾——但相应地,过高的油温会让食材表面快速脱水,甚至发焦变黑,但食材中心却尚未成熟。所以对于专业炸制天妇罗来说,需要寻找一种沸点尽量低的油脂,才能让师傅更方便地工作。
使用菜籽油或者大豆油等等低成本的食用油来炸的话,这些油脂的沸点是250摄氏度左右,操作起来相当困难。而芝麻油的沸点是215度,虽然很贵,但却可以最大限度地让天妇罗师傅发挥自己的技巧:掌握不同食材在沸腾的油锅中炸制的时间,正是分辨一位天妇罗师傅是否“专业”的重要标准。